最新目录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伟大崛起 ——纪念改革开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伟大崛起,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漫长的艰苦岁月。它既是中国近现当代史上最深刻、最壮阔、最伟大、最鼓舞人心的事件,又是令世界惊奇震撼的事件,因而也是值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伟大崛起,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漫长的艰苦岁月。它既是中国近现当代史上最深刻、最壮阔、最伟大、最鼓舞人心的事件,又是令世界惊奇震撼的事件,因而也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永远记忆和传颂的事件。

一、中国由强盛走向衰落,为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埋下了祸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也是东方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唐朝时期,文化发达,经济繁荣,高于四邻国家,如日本常派人来中国学习,直到现在日本都保留了大量地学习中国的唐代建筑等,其他西方国家也不如中国。在宋代,中国经济高度发达,封建经济非常繁荣,很先进。元朝更强大,古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 《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描写成天堂,非常繁荣、富强。明代的前期,仍然很繁荣。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宏大,最远曾航行到红海、马达加斯加岛等地。可是,从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也就是明代的后期和清代的前期,由于封建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封建专制主义清朝的腐朽、糜烂等原因,导致封建经济停滞不前,而西方陆续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之下,很明显,中国走向衰落了。鸦片战争就是在中国缓慢封闭的封建经济发展中发生的,而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形态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由一个伟大强盛的民族沦落为一个多灾多难、积弱贫穷甚至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民族。挽救民族危亡就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为民族崛起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多年间,中华民族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先进的知识分子曾千辛万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人民斗争尽管英勇卓绝,连绵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都因为救国宏愿没有完成而抱恨终天。在后来革命者苦闷和彷徨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又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五四运动,在对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成功经验的广泛传播与比较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使得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经过腥风血雨、艰难曲折的斗争,在失败的教训中,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通过建立工农武装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战争;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通过扩大解放区,开展人民解放战争,以及特殊战线上的斗争;紧紧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中国共产党人二十八年的苦斗,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使中华民族以独立自主的身影屹立于世界东方,从而开启了民族崛起的新征程。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共和国建设路径的探索和发展,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国家和民族百废待兴,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外国敌对势力相互勾结,采取各种形式和卑劣手段,不断制造各种破坏和颠覆活动,新生政权的稳定、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民生的改善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紧紧依靠长期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的血肉关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彻底根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领导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征程中遇到了一些坎坷和曲折,甚至走了一段弯路。但新诞生的共和国在经历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国家管理体系等,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全面发展,甚至在原子弹、氢弹的试验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等国之重器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性的发展,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春天,也使得西方国家长期孤立、封锁、包围中国的图谋,被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的惊世成就所彻底粉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础得以奠定。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0/1110/372.html



上一篇:深圳博物馆筹备改革开放主题展陈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