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冷链物流行业消防管理研究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物流业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与品质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物流中冷链仓库的规模较为庞大,且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管理设施也较为完善,其火灾性特点和消防设施的使用中都有

0 引言

物流业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与品质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物流中冷链仓库的规模较为庞大,且使用功能较为单一,管理设施也较为完善,其火灾性特点和消防设施的使用中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进行大型冷链物流行业进行防火设计也是现今其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冷链物流主要是以完整的系统化为重要建设环节,建筑结构、制冷、电气、给排水等都有详细的建设标准,冷库仓库建筑的外墙也要使用不燃材料进行建设。以下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消防有关的问题开展详细探究。

1 冷链物流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1 防火分区面积大

我国相关冷链物流的防火分区面积有一定的规定标准,其中单层、多层的冷库内冷藏间防火分区面积要控制在3500m2,但现今我国部分冷链物流仓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已经达到6000m2,且冷库内存放了大量易燃的纸质、塑料制品的包装产品,火灾荷载性能提高,很容易形成立体火灾,也会产生无法控制的火灾烟雾,火灾救援的消防人员会面临较大的救援难度。

1.2 货架高度高

大型冷库属于仓库类的高、大、净场所,其货物的堆放高度通常会超出12m,储货架通常为多层货架,且货物摆放较为密集,如若火灾发生,货物密集和货架高度过高都会影响气流的运动,更会影响火灾探测与警报响应。如若依靠传统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以及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只能对较低或者较高的局部场所进行灭火,无法对整个仓库或者大型的火灾事故进行灭火。

1.3 冷媒危险性

很多冷链行业为了节能与控制成本,冷库存储通常采用氨作为制冷技术的媒介,以压缩氨气液化、汽化等一系列过程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但氨气属于有刺激臭味的有毒气体,其爆炸的极限为15.7%~27.4%,火灾危险性属于一类2 项,氨气接触到空气或者氧气就会成为爆炸混合物体,尤其在火灾发生时,氨气管也会由于爆炸的高温随时引发爆炸。

1.4 火灾探测报警困难

冷库正常运行的温度通常控制在-45~8℃,报警启动对温度控制增加难度,对此,温度探测器并不适宜作为冷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点型烟雾探测器一般都安装于8m 高度以下,大型冷链仓库的高度都高于8m,因而很多电气元件都无法在其环境下充分发挥,也无法作为早期火灾报警器。另外,冷链温度较低,低温的环境也会导致探测器产生冷凝水,进而影响探测元件的性能。

2 冷链物流仓库的防火设计对策

2.1 早期火灾探测——采用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

冷链物流仓库可以采用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就可以充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早期火灾探测。空气采样烟雾报警器安装在冷库外部,能够避免受到冷库低温冷凝水的影响。空气样品从采集地保护出来,温度升至最低采样温度后,就可以传送到外部探测器进行分析,进而能够合理探测。

2.2 增设货架内喷头

大型冷库的货架高度极具特点,仓库顶板下面设置的喷头很难对货架下层产生效果,对此,可以增设货架内喷头。为了确保灭火效果,每4m 的高度货架应该增设一层货架内喷头。另外,冷库的温度极为特殊。要采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进而能够避免管道内部结冰成霜影响灭火。

2.3 组织快速有效灭火

冷藏间的密封性能较高,氧气供应较少,其存储的物品通常以鱼、肉、水果、干制食品为主,其燃点较高,在初期主要是包装和保温层燃油,其燃烧火势并不猛烈,但冷藏间温度低,很难形成高温烟气,且烟气流动也较慢,火灾蔓延也相对较慢。对此,冷链仓库内的工作人员要组织快速有效灭火,并利用现场的一些可用消防设施进行救火,进而将火势控制在最初时期。

2.4 减少对冷链安全的影响

风险源的冷链安全控制也极为重要。首先要从源头把关,对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危险品等严格检查,另外,还要控制氮气的安全使用,定期对氮气泄漏进行检测,日常管理中还要严格监管各个环节,进而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控制方案。

2.5 合理优化布局、设计

2.5.1 重视扑救场地设置

为了确保能够在火灾发生期间迅速开展救援,冷库周围应该设置消防车辆行驶的车道,其车道的宽度不能小于6m,为了确保消防车的安全,其车辆与仓库的距离不能小于5m,其宽度也要超过10m。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727/643.html



上一篇: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研究
下一篇:系统的中断嵌套机制研究与实现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