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10/30]
- ·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10/30]
- ·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10/30]
-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期刊[10/30]
- · 《当代中国史研究》数据[10/30]
- ·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10/30]
汉为观止,一部再现辉煌的当代史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传承王朝系列的积淀,开拓全新领域的自信,突破创新的民族精神,“全球超安全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汉集比亚迪领先科技之大成,重新定义了新能源高端旗舰的安全、性能和豪
传承王朝系列的积淀,开拓全新领域的自信,突破创新的民族精神,“全球超安全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汉集比亚迪领先科技之大成,重新定义了新能源高端旗舰的安全、性能和豪华新标准,令世人叹为观止。汉,曾是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光时代,也是东方文明的精神图腾,更是中华民族的壮志雄心。观止,代表着时代极致的优秀和世人仰望的高度。由此,汉,将注定成为一款塑造新能源汽车全新高度的里程碑式车型。而“汉为观止”,则是当代中国车最为自信的表达。
传承,一次向伟大时代的致敬
在历史上与同时代的古罗马帝国遥望齐名,汉曾是空前强大的东方帝国,生产力水平极为发达,在瓷器、漆器、造船和冶炼等多项工艺技术上均有重大突破,是非常讲究工匠精神的巅峰时代。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几千年来汉文化在各个领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硕果,不仅使中华文明延绵不绝,更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值得尊重的历史,每个民族也都应该拥有他们向往的未来。汉代时间比较长,在相当长的阶段实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汉字、汉语都令我们引以为傲,并作为文化身份的一种表达。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理想、文化情怀和文化传统。随着时代进步,中国人更有新的生活追求,要不断深挖自己的文化资源,凝练出强大的文化力量。一件件文物,一处处古建,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它佐证着历史文化的进程,滋养着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绵绵不绝地赋予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作为在新时代诞生的新能源旗舰车型,汉凭借传承与开创的哲学与独树一帜的匠心工艺,向那个伟大的时代致敬,更要向整个中华文明致敬。
包容,一种渴望表达的自信
面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著名绘画艺术家、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邵飞谈到:“作为当代艺术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哲学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但同时,我也会不自觉地将深植于血液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呈现出来。没有传承的东西好像无源之水,难以立足。”汉的设计出自国际化团队之手,但正是潜心于中华文化,沉浸其中,大彻大悟,他们才找到了灵感的养分,提炼出思考的精髓。汉,是一部珠联璧合的作品,不仅具有龙之神韵,更散发出开放包容的自信之美。对于汉的设计美学,邵飞亦有同感:“艺术也是一样,刚开始表现自我,到一定程度,根基最重要。中华文化是我创作背后一座无形的巨大靠山,有着采掘不尽的宝藏和难以逾越的高度。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正在呈现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姿态,因为开放是自信更彻底的表达,融合是技艺更高级的呈现。中国让世界赞叹的正是海纳百川与兼收并蓄。”
不挠,一颗到达彼岸的决心
汉的问世,是对比亚迪过去25年自力更生的最好注解。在逆境下,不服输的比亚迪凭借对技术的专注不懈,一路向新而行。无独有偶,这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心路历程如出一辙。原国家“快舟”系列卫星运控系统副总指挥、牧星人航天CEO李岩松感慨到:“从最开始,我们在最后头,甚至还看不见影子,到现在我们已经逐步地去到世界前列。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发展证明,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工作,一步一步走下来,终能做出成绩,不辜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总能用勤劳和智慧开创新篇章。中国令世界赞叹的不是我们到达了哪里,而是我们去往那里的态度。”
逆袭,一个民族的汽车圆梦
回望比亚迪从2003年开始的造车之路,犹如一部浓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自此踏上引领和推动新能源变革的征途。经过18年的砥砺前行,如今已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82万辆新能源汽车,电动车足迹遍布欧美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形成了一整套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和生产体系,打破了全球巨头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封锁,并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实现了全球性的技术及产业引领。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谈到:“当全球的汽车企业还在燃油车领域厮杀的时候,中国汽车人就已经在新能源领域义无反顾地开干了。由中国汽车企业引领的汽车革命正式开启,我们也从追随者变成了领跑者。”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zonghexinwen/2021/0209/442.html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